安居自住

鄰里問題誰來解?從漏水到噪音,里長的真實日常

提到「里長」,你會想到什麼?走在巷弄間發紅包、發物資、幫忙協調糾紛?在永和新廍里,有一位與眾不同的「美女里長」——記詠心。從模特兒走進地方治理,她不僅扭轉了人們對里長的刻板印象,更在實務中體現了「溝通」與「理解」的力量。

在《愛莉說好室》節目中,我們與詠心聊聊她近三年來面對鄰里爭議的經驗,從最常見的漏水與噪音糾紛,到無解的停車位問題,再到讓整個社區雞飛狗跳的「蟑螂危機」,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,其實都是社區生活裡最貼近人心的大事。

漏水與噪音,里長的「溝通實戰」

「你有看過鄰居樓上漏水,結果雙方吵到要搬家的嗎?」

詠心直言,最常收到的陳情就是「家裡漏水了」,而最棘手的是「我不知道是誰漏的水」。當樓上住戶不認帳、或根本不願配合修繕時,雙方各執一詞、關係決裂,甚至對簿公堂。

噪音問題更是日常——尤其疫情期間大家長時間待在家,彼此的忍耐指數直線下降。「小孩跑一跑、椅子拖一下,對樓下來說就是炸彈。」但有時候,真正的關鍵不是聲音本身,而是「對方有沒有誠意」:一句「不好意思」,往往就能消氣,但若是冷處理、不回應,就容易引爆戰火。

社區停車,永遠的難題

住在永和這樣的高密度住宅區,停車問題幾乎是常態。詠心提到,有些社區明明有空位,但卻要先排公投、再跑會議流程,最終還要開標、簽合約。「你想租個車位,可能要等半年。」

這些制度設計,初衷是保障公平,但卻可能造成住戶的困擾與無力感。詠心強調,「人性面」的理解,才是她作為里長最常扮演的角色——當制度走不通的時候,能不能多一點彈性?多一點理解彼此的需求?

蟑螂滿屋,整個社區都受不了

最誇張的案例,莫過於社區內某住戶家中爆發「蟑螂危機」。起初鄰居只覺得走廊有些小蟑螂,沒想到後來演變成整棟樓都在抓蟑螂。

調查後發現,是一戶獨居長者因囤積雜物,環境惡化導致蟑螂孳生。這時候,里長不只是糾察隊,更像是一位「心理師」與「斡旋者」:她要協調住戶的情緒、同時也設法聯繫家屬與社會資源,讓事情在不撕破臉的情況下順利解決。

每一次對話,都是一次地方治理的修煉

詠心坦言,擔任里長最大的挑戰,就是如何在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理」的情況下,找到讓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。她說:

「很多時候,問題不是不能解,而是沒人願意多講一句話。」

比起強硬施壓或冷漠處理,她更相信的是「陪伴」與「傾聽」的力量。即便無法馬上解決問題,也能讓對方知道「你不是一個人面對」。

被罵、被質疑,也曾懷疑自己,但從未想過放棄

在節目尾聲,詠心也分享了自己面對攻擊與誤解時的心情轉折。有一次,她花了一個月時間幫住戶處理停車位問題,結果對方卻說:「妳這個里長根本沒幫我!」那一瞬間,她真的懷疑自己「是不是太雞婆」。

但隔天清晨,一位阿嬤遞上一杯豆漿、感謝她的協助,那句「有妳真好」,讓她瞬間找回初衷。「只要我還能做什麼,就值得再多做一點。」

結語:真正的改變,不在制度,而在人心

透過詠心的分享,我們看見了一個「在制度與人性之間」努力找平衡的實踐者。她不是高高在上的決策者,而是蹲在地上、傾聽鄰里聲音的人。

下一次你遇到生活裡的小困擾,不妨試著換位思考、多一點同理。或許你也會發現,里長不是遙不可及的角色,而是住在你家對面的那個人——默默守護著,這座城市裡的每一份安穩與溫暖。

相關文章: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

關於 House123

一直以來,我們成立的使命就是想集合買方的力量,透過我們,讓想買房子的人可以有更多資源,不管是「安居自住」或是「幸福收租」,讓買賣房子成為一個美好的人生經驗。歡迎好好運用我們,實現「安居樂業,財富自由」的夢想。

聯絡我們

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