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居自住

寵物友善宅怎麼設計?室內設計師 Lea 分享人寵共居的空間秘訣

前言:家不只是人的避風港,也是毛孩的安全屋

對許多飼主而言,家不僅是居住的地方,更是人與毛孩共享生活的核心。當一隻狗或貓進入家庭,它不再只是寵物,而是成員之一。問題是,多數傳統的裝潢設計並未考慮到寵物的需求,導致生活中出現各種不便與隱藏風險。

在這一集《愛莉說好室》,閏年設計創辦人 Lea 以自身養狗的經驗與多年室內設計案例,分享如何讓住宅同時兼顧人與毛孩的安全與舒適。

從養狗困擾到發展專業

Lea 並非一開始就以寵物宅為主題,她原本經營一般的室內設計公司。但養了邊境牧羊犬後,才真正理解人寵共居的挑戰。狗愛啃牆角、木作家具被破壞、設計上的尖角讓寵物容易受傷,這些都成了生活痛點。她逐漸意識到,設計不能只談美感,而是要回應家中所有成員的需求。

人寵共居的設計原則

Lea 的理念是「設計不是為了寵物,而是為了人與寵物能安心共處」。她提出幾個關鍵原則:

第一,為毛孩打造安心角落。狗天生是穴居動物,需要三面遮蔽又能看見外界的小空間。這不一定要額外加建,可以利用櫃體下方或家中角落規劃專屬區域。

第二,動線設計要因動物而異。狗主要在地面活動,需要留出降溫用的石材或磁磚區;貓則需要垂直動線,可以設置跳台、貓洞或觀察點。

第三,材質與細節不可忽視。圓弧收邊比尖角安全,水碗區建議使用瓷磚或石材而非木地板,避免滲水與日後維護麻煩。

特殊寵物的專屬設計

除了貓狗,Lea 也曾設計鳥類、爬蟲類專屬空間。例如,有屋主為鸚鵡打造玻璃屋,裡面擺放喜歡的木頭與樹枝,甚至準備小尿布。這些設計展現飼主對毛孩的用心,也顯示寵物宅設計的多樣性。

設計之前的準備

在正式規劃前,Lea 會請飼主填寫生活路徑表,記錄毛孩的日常習慣,包括睡覺位置、焦躁行為、常用物品與活動區域。這份資料能幫助設計師更精準地提出解決方案,避免只是追隨流行而忽略真正的需求。

跨國案例的感動故事

有一對香港夫妻專程飛來台灣與 Lea 見面,只為了替新領養的土狗規劃更合適的居所。每次會議結束後,他們立刻搭機返回,因為不想讓狗獨自在家太久。他們甚至搬到靠海的高價地段,只為了給狗更好的生活。這段故事讓 Lea 深刻感受到設計的價值。

Lea 給飼主的三點提醒

第一,先理解毛孩的生活習性,再決定設計方向。
第二,尺寸必須量身打造,狗門高度、櫃體大小都應符合實際需求。
第三,材質選擇要精準,並非所有貓都需要貓抓布,重點是依照真實行為來規劃。

結語:家是人與毛孩的共同樂園

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寵物在家庭中的角色,對寵物宅的需求也愈加明顯。

Lea 提醒,好的設計不是華麗或昂貴,而是能讓人與毛孩在同一個空間中安心共處。當生活需求被看見並被落實,家才能真正成為全家人,包括毛孩,在內的避風港。

相關文章: |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

關於 House123

一直以來,我們成立的使命就是想集合買方的力量,透過我們,讓想買房子的人可以有更多資源,不管是「安居自住」或是「幸福收租」,讓買賣房子成為一個美好的人生經驗。歡迎好好運用我們,實現「安居樂業,財富自由」的夢想。

聯絡我們

關注我們